您当前的位置 :星岛中文网>资讯频道 > 滚动 > 正文
震后17小时左右 7个“地震宝宝”顺利出生 网友取名“震生”
2019-06-19 15:40:25 来源:新华网 编辑:

“哇……”6月18日零点58分,伴随着清脆的啼哭,四川长宁县6.0级地震后第一个婴儿在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顺利诞生。

6月17日22时55分,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.0级地震,中国地震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,与同类地震相比,本次地震余震较多。而就在震后17小时左右,7个“地震宝宝”先后在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顺利出生,五男两女。

对于刚经历了地震的人们来说,新生命的降生尤为珍贵。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件大喜事,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们为“金刚葫芦娃”,纷纷送上“健康、平安”的祝福,还建议给他们起“震生”“佑宁”这样有意义的名字。

18日下午,当记者在医院见到第一个出生的“金刚葫芦娃”时,他已经喝饱了奶,靠在妈妈怀里睡着了。粉嘟嘟的小脸、小手轻轻握拳,安安静静的。

“这孩子在余震中出生,是个坚强的娃娃,希望他长大了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。”生产完不久的王继容抱着自己的孩子,脸上全是满足和欣喜,“感谢大家的关心,最感谢医生和护士。”

就在十几个小时以前,王继容还在余震和产前阵痛中煎熬:“又痛又害怕,大楼不停地晃,但是医生和护士都很沉稳,他们一直陪着我,让我只管放放心心生娃娃。”

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妇产科主任姚冲告诉记者,医院大楼在地震中有一定程度的损坏,但大楼是按照抗8级地震设计的。“告诉她们医院建筑是安全的,更重要的是让她们知道,我们不会跑,会一直陪着她们保护她们,这样她们就有了信心。”

当记者见到姚冲时,她正忙着在刚刚恢复的电脑系统上补医嘱,对不时袭来的余震毫不在意,医生办公室的一角还堆着震碎的陶瓷洗手盆。

“肖医生骨折了,护士们很年轻,都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事情,但大家仍然坚守在岗位上,尽最大努力保证母亲和孩子们的安全健康。”姚冲说。

为第一个“地震宝宝”接生的护士陈敏今年23岁,去年才参加工作。准备产包、给婴儿称重、打疫苗、穿衣服……一脸稚气的她表现特别沉稳,不断地安慰鼓励妈妈们,但想起地震她还是后怕:“当时我也很想找个地方躲起来,但我慌了她们就会更慌,所以我很快冷静下来继续做事。”

据了解,7个“金刚葫芦娃”和妈妈们目前都还在医院,同时还有三名孕妇待产,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准备了救护车、担架、帐篷等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随时转移。

相关阅读
分享到: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星岛中文网"或电头为"星岛中文网"的稿件,均为星岛中文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星岛中文网",并保留"星岛中文网"的电头。

Copyright © 1999-2017 www.yjxw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星岛中文网-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:8553 59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