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星岛中文网>资讯频道 > 滚动 > 正文
滴滴出行:将好人好事成本“合理化” 给诚实好人撑腰
2019-06-13 16:25:29 来源:千龙网 编辑:

近日,滴滴出行为网约车有偿归还失物做了大胆尝试,公示《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(试行)》向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。出台的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,明确司机送还失物要收取合理费用,终结了无偿归还乘客失物的“免费午餐”。

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但是多方沟通找失主,放弃出车归还钱包的的哥,因向失主索要200元误工费遭投诉,我们才意识到道德绑架的可怕。

今天的网约车司机,拾起乘客因自身过错遗失的物品,代为保管并主动送还,已经合乎了道德“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”的标准。如果,拾金不昧的善举还要自己“倒贴钱”,必然会影响到司机送还物品的积极性,再遇到“高道德要求”的乘客,司机还要承担被投诉、损声誉的奉献,久而久之消磨了司机送还物品的激情,这样的“得不偿失”会让司机们“望还却步”,更会阻碍让道德传承步伐。

甘愿不图回报的付出实践、精力、财力送还物品,当然是值得称赞的美德。但出租车、网约车司机的工作有着“争分夺秒”的特点,他们耽误的每一分钟都是在耽误收入,他们行驶的每一公里都是在消耗成本,所以收取合理的费用无可厚非。滴滴出行出台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,将好人好事成本“合理化”,保障做好事的好人权益,给诚实好人撑腰。

有了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的细则规定,平台协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的流程和机制更为规范,司机有了送还乘客失物的“协商底气”,没有了做好事的“后顾之忧”,只需本着一颗善良、诚实的心去帮助每一名乘客。如此“合理化”规范道德、颂扬美德,才能让拾金不昧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久远。

好办法还要精实施。我们注意到,乘客甚至广大网友对于“有偿还物”的争议大多集中在对“要钱”的不理解,和对“钱数”的不认可。事实上,《物权法》中就有“权利人领取遗失物品时,应当向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”的规定,而所谓的“有偿送还”要的也只是误工费和车油费用,并非“捡包人工费”。避免拾金不昧行为的误会和纠纷,宣传普及至关重要,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,让更多人知晓“美德可有偿”。

不可否认,乘客的投诉之中确实存在“漫天要价”的情况,所以网约车平台在出台规定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管,通过里程计算、金额比例限制等方式界定费用,利用双向评价、黑白名单等各类机制规范行为,避免双方因费用产生的分歧和纠纷。让这一次有益的尝试,既能维护司机的合法权益,又能给乘客失而复得的喜悦。

相关阅读
分享到: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星岛中文网"或电头为"星岛中文网"的稿件,均为星岛中文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星岛中文网",并保留"星岛中文网"的电头。

Copyright © 1999-2017 www.yjxw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星岛中文网-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:8553 59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