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
7月7日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含“暑”字的节气——小暑。 “小暑”的到来就标志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。中医认为,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如何才能在高温天气下保持健康?就此,记者采访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师戚思。他告诉记者,炎炎夏日,需注重精神调养、起居调养、运动调养、饮食调养4个方面的调养。
精神调养: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注重“心静”,保持心情平和
小暑时节,天气炎热,人们容易烦躁不安,爱犯困、没精神。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,在养生健康方面,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,养护好心脏。炎炎夏日,此时调养心神非常重要。
一则,凡事不宜急躁,尽量慢慢来,否则易致心火妄动,加之酷暑火热邪气,即所谓“内外合邪”,易出现伤暑之症;
二则,多做腹式深呼吸,这种呼吸最能引心火下归肾水之中,能让人心中清凉。且腹式深呼吸亦有益于安定心神,让人心静而安;
三则,平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,尤其要注意避暑,暑热外蒸,火盛则上炎,火盛则克金,容易导致病情加重。
注意要生活在一个凉爽的环境,保持心情愉悦平和,并注意夏日养生。
起居调养:
早起舒心、午睡宁心
按中医理论,季节和五行、五脏一一对应,夏季属火,对应的五脏为“心”。因此,小暑时节,“护心”很重要,此时应着重呵护“心阳”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。
“护心”的关键之一就是养成良好的作息,一是早起舒心睡眠好,有利于心神舒畅,不过睡好了可不能赖床。小暑期间的最佳起床时间是早上五点至六点,比平时更早一些。这是因为,在中医看来,若晨起时间过迟,人体内的阳气无以舒展,会郁积体内,不仅让身体疲乏,还很容易生气“上火”。在日常茶饮中,可以加入黑枸杞、石斛或者藏红花,用以静心养气。
二是午睡宁心。小暑时节不宜太疲劳,平时可适当减缓工作节奏,降低心脏的压力。在中午身体阳气最盛时要安排午睡20一40分钟,避免在烈日下剧烈运动,并及时补充水分。
运动调养:
低量运动,调节功能
夏季运动一定要遵循低运动量、短时间运动的原则,要尽量避免高温下高强度的运动方式。
最好是选择晚上六七点钟太阳下山的时候进行散步和游泳等运动。也可以选择早晨在河边、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,如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散步等,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。
进入小暑,热气蒸腾,会让人感觉闷热,容易大汗淋漓。汗多伤阴耗津,运动之时当重视养阴津。
一则,注意及时补充水分。二则,鲜榨果汁有不错的养阴津效果。三则,宁心亦是养阴。静则阴生。
当热盛烦躁时,努力让心境平静下来,则汗出减少,心生清凉。“汗为心之液”,多汗不仅易伤心气,还会易致阴液亏虚,而阴虚者阴不敛阳,容易出现烦躁不安、心神不宁、失眠等症状。
饮食调养:
多吃有“清热、除湿、祛暑”之效的食物
进入小暑,天气越来越热,人们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、疲乏倦怠等不适,且容易比常日消瘦,俗称“苦夏”。
从中医来分析,所谓苦夏,其根本病机是湿热犯脾,导致脾的运化功能下降,出现人出现胃口不佳,脘腹饱胀,或者肠鸣腹泻等症状。
小暑之后,气温升高,食物易变质,中医认为除此之外,还因此时节“壮火食气”:一则,炎热过盛,耗气伤津;二则,汗出过多,兼伤阳气;三则,人体阳气外浮,脾胃阳气变弱——以上三点就是人体易在夏季脾胃病生的根本原因。
中医认为,人的脾胃“喜燥恶湿”,因此多吃有“清热、除湿、祛暑”之效的食物,如绿豆、冬瓜、黄瓜、荷叶、淡竹叶、玉米须、莲子心、白茅根等。
凡注有"星岛中文网"或电头为"星岛中文网"的稿件,均为星岛中文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星岛中文网",并保留"星岛中文网"的电头。
精选 导读
女子穿高跟鞋单脚站立上演“练瑜伽式”骑车 交通
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11月4日,有网友在广州的路上拍到惊人一幕。只见一位女子在花都地铁广场站迎宾大道马路上大秀车技,穿高跟鞋单脚
山东女子忘拉手刹致溜车 竟徒手将车推了回去
近日,山东女子忘拉手刹致溜车,徒手推回SUV的视频在网上热传,网友调侃:谁还敢惹女司机。据报道,11月4日,山东临沂一女子停车去开铁门,
济宁一小伙边骑电动车边双手玩手机 车头疯狂摆动
11月5日,山东济宁一年轻小伙一边骑电动车,一边低头双手玩手机,所幸路过司机好心提醒。视频中,这名小伙驾驶一辆两轮电动车,双手完全脱
浙江台州出现不明飞行物 空中出现多个亮点 专家
据报道,7月26日,有多名浙江台州网友发视频称,在空中看到不明飞行物,当时空中出现了多个亮点,排在一条直线上。网传视频中,这几个明亮
离谱!潮州一女孩从古茗奶茶喝出一只壁虎 还从嘴
喝奶茶喝出一只壁虎,而且还是从嘴里给拽了出来,这画面实在是太让人无法直视。据信号财经报道,7月26日,广东潮州,女孩称在古茗奶茶内喝